清明,这个蕴含着生命哲思的节气,既寄寓着慎终追远的幽幽情思,又饱含着吐故纳新的盎然生机,人们在踏青寻春的步履中,完成着天人合一的对话。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兼具节日属性的时令,今天的清明节实则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与上巳节三重文化智慧交融的结晶。
如果给清明构造节一个文化DNA双螺旋结构,哪两条链最能代表它的文化基因?答案藏在这两个关键词里——慎终追远和踏青寻春,这是解码清明文化的关键密钥。
第一链:慎终追远
清明扫墓的习俗可追溯至汉代,古人用“墓祭”表达对先人的追思。
如今,我们不能忘记为这盛世而牺牲的国民英雄们看千里华夏、百川归海;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倒在黎明曙光前的烈士们,他们的躯体虽不在这片广袤繁盛的土地上,但精神血脉依旧炽热地流淌。每年春天梨花海棠总能相逢,风景如初,今日,家国清明,我们纪念他们!
第二链:踏青寻春
清明节蕴含“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愁绪,但也藏着古人“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浪漫。蹴鞠、荡秋千、插柳、拔河等习俗,让清明成为古代的“出游体训日”。
我们可以带着青团野餐、和自然绿意“咔嚓”合照,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春日野悠。
中国人以食为天下,重要的传统节日当然少不了美食!说到青团,堪称清明的顶流美食,这款清明限定“药膳”取青艾汁和粉而成。说到艾草就不得不提那句民间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草性温味苦,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等作用,恰合春季升阳之需。除此之外,还有止血、安胎、治疗月经不调等功效。现代实验研究表明,艾叶还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等作用。
艾草作为清明的“绿色主角”,将鲜嫩艾草焯水揉入糯米粉,蒸出的青团自带清香,既是时令美味,也是天然食疗。清代美食家袁枚盛赞青团"色如碧玉"。青团有三大经典口味,每个口味都暗藏玄机:红豆沙健脾祛湿,黑芝麻补肾乌发,紫米奶酪暖胃益气。现代研究发现,这些食材富含膳食纤维与抗氧化物质,也是“养生小甜品”哦。我们不妨试试手作青团,用传统美食解锁春日健康新姿势!
从“雨打清明前”的农谚,到“云祭扫”的数字创新,清明始终是中国人情感流动的文化坐标。梨花寒食后,清气满乾坤。让我们以清明为引,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续写这传承千年的生命处方。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清明时节的天人对话,给我们探寻生命智慧有所启迪。
撰稿人:黄培芬
摄影:黄培芬 区颖莹 陆安娜
初审:焦智博 陆安娜 刘欢 刘淇
终审:韩雪 艾华
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