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雪莱写:“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春日总是最美好的时节
带着众人一冬的期盼
迟迟到来,留一地春景熙熙
鸟雀略过枝头的一声破空
花蕊探出苞叶的一态羞涩
……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万物向荣
可是,就像迟子建笔下所言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可是,当春天真的来了,冬天却仿佛从未离开。”
最是伤春三月天……
一到春天
我们的精神反而愈发不稳定
窗外春光做曲
心头烦躁倍增
我有黛玉病吗?
还是就是矫情!
熬过一朝寒冬
在暖春却更奔溃了
“看到大家朋友圈各种踏春出游
我却只想躲到被窝里睡大觉”
“明明一切欣欣向荣
但是感觉自己被抽干了力气”
其实这一切再也正常不过了
在春天里难过、精神不太正常
也是可以的
俗语道:“菜花黄,疯子狂”
其实你有可能只是单纯被季节影响了
研究数据表明,每年3月至5月是抑郁症、躁狂症等心理疾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城市精神病院每年3月至4月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这段时间发病率约占全年的70%。
这也叫季节性情感障碍SAD(seasonalaffective disorder)。我们普通人可能并没有到障碍这个地步,但是也会被季节影响情绪,正在不自知的体验着春季抑郁的这种感觉。
但是别怕,那些情绪都很正常
这就像是一个窗口期,大家都知道,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万物都在发芽,自然也包括我们内心积攒的霉菌,情绪,和创伤。阳光出来前的黎明往往比黑暗更难熬。
科研上,春天随着日照时间和温度上升,会自然让人觉得烦热。同时季节更替,春季气候变化大,气压较低,会引起人脑激素分泌紊乱,影响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同时,春季是花粉传播的高峰期,花粉过敏可能引发身体不适。加上春季生活节奏变化大,人们压力增大,也容易出现负面情绪。
中医上,春气通于肝,肝主情志,风邪袭扰,扰动心神。春日木旺克土,易伤脾胃,同时气血虚弱,便容易精神低落、情绪不稳。
在这个万物初始、四季轮回的窗口期,我们不妨主动“破窗”,给心房开开小口,让阳光照入花海,抚平那些晦涩的暗流涌动,给内心消毒消菌。
『多散春步』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主生发,万物生。推荐被头散发,广步于庭。恰同学少年,正逢花开,不妨去北京各大公园一起抒发郁气,听枝头春鸣,闻泥间春蛰……多晒阳光同时可以补充维生素d,回复人体正气,治疗春日气虚懒言,帮助你恢复精气。
『多吃春菜』
好情绪是吃出来的,桃花流水鳜鱼肥。和春日一起到来的,还有舌尖的鲜甜。春天我们可以多食用符合节令的春菜,清甜微苦,抒发肝气,豆芽、韭菜、菠菜一类正好。同时健脾祛湿,养肺润津。最近学校食堂也上新了低盐低脂养生餐口,给春日徒增一份清爽。期待大家合理搭配食品,养好身体才能养好情绪,一口吃掉整个春天。
『多记春事』
记录下生活中每一点美好点滴,与这个世界正相连接。春风如约,我们也该出发,那些情绪上的小波动,是为了提醒我们在麻木的生活里,去看看那些细微之处的美好。清晨拂过我的第一缕阳光,课间走廊穿过的细风,教室里老师风趣的讲说,周末和同学的惬意的见面……生活中的一些些瞬间构成了我们每一天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但不管怎么样,我们总有一些开心的事情,记录下每日的小确幸,养成大脑正向运转的习惯,一起迎接春天的美好。
以上都是我们给小杏仁er们特意准备的春日贴心小锦囊。但请记住哦,如果你真的觉得很不舒服、状态不对,请及时拨打学校心理中心电话(010-53911270),去找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咨询、了解自我身体状态,及时就医。
我的朋友,愿你可以重新出发,感受春天,逃离困斗。
撰稿人:何茹
摄影:何茹 陆安娜 赵雅馨 贺婕 张佳 朱潇健
初审:焦智博 陆安娜 刘欢
终审:韩雪 艾华
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