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至2025年1月,在校团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校研究生志愿者团队深入安华里社区,成功举办了十场中医药科普宣讲活动,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极具意义的中医药文化志愿活动,激发了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营造了社区居民们学习中医药文化的浓厚氛围。活动主题丰富多样,涵盖了小儿推拿、代茶饮与慢性病管理、穴位保健、腰椎间盘突出预防、耳穴保健、中医美容、耳穴降压疗法、中医四大诊断方法以及感冒预防等多个与居民健康息息相关的领域,先后共有100余名同学参与了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过400小时,服务社区居民达300余人次。
活动回顾
2024年6月16日,首次活动聚焦小儿推拿手法普及。来自我校中医儿科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深入浅出地向家长们讲解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功效、适用情形及注意要点,志愿者们现场生动演示捏脊、揉腹等常见手法,细致入微地阐述每个手法的关键操作和预期成效,耐心解答家长们的疑问,让家长们对小儿推拿有了初步的科学认识。7月20日,志愿者们再次来到,来自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的硕士研究生们为居民们带来代茶饮的知识盛宴,介绍常见配方,同时分享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管理方法,志愿者们还提供贴心的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居民们解开心中关于代茶饮配制和慢性病管理的困惑。9月29日,志愿者们第三次走进社区,志愿者们讲解穴位基础知识和常用刺激方法,详细介绍常用穴位,引导居民亲自尝试按摩自身穴位,还提供艾灸等特色健康服务,现场为居民点穴并深入介绍各个穴位的奥秘。
10月的活动同样精彩纷呈。10月12日的腰椎间盘突出疾病预防宣讲中,中西医结合骨科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们详细剖析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发病机制、常见症状及潜在危害,并重点介绍了预防措施。他们还带领大家现场学习了实用的腰椎保健操,并在活动最后一对一解答了居民的个人问题,赢得了居民的一致称赞。10月19日的耳穴保健宣讲中,研究生们结合图片和模型,为居民详细讲述了耳穴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及常用耳穴的功效,并现场演示了耳穴贴豆和按摩等技术。针对居民的失眠、头晕、腹痛等问题,他们进行了个体化的耳穴组合治疗,并解答了健康咨询。10月26日的中医美容宣讲中,志愿者从中医整体论出发,讲述了气血畅通、脏腑调和对个人形象的影响,并介绍了中医美容调养的方法,演示了美容按摩手法,受到了居民的热烈欢迎。
11月9日,11名同学积极参与中医药文化社区志愿服务,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11月24日,举办了穴位与耳穴降压疗法讲解活动,普及了血压测量及穴位降压的知识,并通过现场演示和答疑,增强了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的意识。12月7日的“中医四大诊断方法”活动中,通过讲座、脉息术示范和互动问答,让居民深入了解了中医诊断的奥秘,提升了他们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2025年1月5日的“正确认识感冒”活动中,由博士研究生志愿者主讲,详细介绍介绍了如何区分感冒的类型,并指导了预防和治疗方法,还通过设置互动环节,帮助居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感冒。
除了线下活动,研究生会根据安华里社区居民的需求,陆续开展了10场线上科普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组织志愿者录制和摘取推出了易筋经、高血压和八段锦等一系列视频,方便居民随时随地学习和实践。这些视频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养生学习资源,也让中医药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北中医研究生会的中医药文化进社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对中医药文化的热情,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积极参与。通过互动交流,居民们加深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并切实体会到中医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通过持续开展此类志愿活动,我们成功地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播撒在社区居民心中,使其逐渐融入居民的生活。这不仅实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标,还有力地促进了百姓的养生保健,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坚实力量。展望未来,北中医研究生会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中医药文化在更多地方绽放光彩,为更多人带来健康与福祉。
初审:陶俊安 焦智博
终审:代立飞 宋珊珊
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202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