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培养一批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深厚理论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岐黄青年骨干。2024年,在校团委的精心组织与统筹安排下,各学院及校级组织积极筹备,广泛开展了青马工程团校培训活动。我校2024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团校培训班顺利完成。
一、“岐黄星火”交流研学成果斐然
我校中级青马“岐黄星火”培训班在过去的一年中成果斐然。共举办了1次开班仪式、1次集体授课、3次北中医首创的“杏林青马”团学主题沙龙、23次领学活动、1次挂职活动、1次青马进农大活动、1次观影活动、2次主题思想学习,在实践中绽放青春之花,在交流中体悟团学精神。
(一)立足青年视角,提升团学活力
北中医首创“杏林青马”团学主题沙龙中,各学校优秀团学骨干以沙龙对话的形式在思想上、行动上为同学们分享宝贵经验、树立远大目标、注入全新动力。这些能力和经验的丰富与提升,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点亮指明灯。
(二)校际交流促成长,研学共建促发展
除了校内活动成果丰富,校际之间也交流共进。2024年校团委青年工作研究中心组织我校团学干部代表、校级青马工程学员代表到中国农业大学参观交流,与中国农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生中心开展团学组织共建,共同交流引领青年成长、服务青年需求的经验做法,并开展中医药科普进高校活动。活动得到两校人员的一致好评。
(三)领学共读齐分享,挂职锻炼共成长
领学活动以《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为学习内容,由中级青马学员分组共读,一同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新时代大学生的视角打开其中的23篇访谈实录。领学不仅形成了180多篇学习感悟,更增强了学员对于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助力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自信心与责任感,立志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挂职活动将中级青马优秀学员分为八组,安排至不同学院担任初级青马辅导员。通过挂职活动,不仅增强了中级青马学员的团学工作能力,还起到了榜样带动作用,激励青马学员认识自我、见贤思齐、精益求精,形成良性交流促进的工作氛围。
为了缅怀英烈之魂,铭记历史丰碑,校团委组织优秀学生骨干160余人于10月26日在房山区新影联美亚东申影城开展观看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的主题团日活动,重温抗美援朝历史。这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切实让爱国精神扎根在团学活动的每一寸沃土。
两次思想学习分别以团纪教育学习和习近平总书记澳门讲话精神学习为主题。通过学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相关章节,团组织干部增强了遵守团纪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我们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行中对青年人的教导,立志高远,勇于担当使命,做一名纪律过硬、能力过硬的新时代团员。
二、用“青言青语”,讲岐黄故事
岐黄宣讲团在全校范围内共进行了13次宣讲活动。通过主题宣讲、视频学习、交流互动、经验分享等方式阐述中医药的深厚底蕴和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创新,鼓舞同学们勇担重任,成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时代新人。
三、基层组织展风采,青马初级显当担
全校共13个学院和校级组织开展了青马开班仪式,正式拉开了初级青马培训的序幕,激发了更多岐黄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注和兴趣,推动形成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浓厚氛围,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中医学院初级青马团校开班仪式于良西教学楼202教室举行,由团委组织部干事韩薇主持,优秀青马学员代表陈晔欣、岐黄宣讲团成员高子衡及组织部杨秉燚主讲,中医学院团委主要学生干部与初级团校学员参与。高子衡同学以“传承创新”为主线,分别从领袖有嘱托、前辈有示范、团学有引领、青年有行动四个方面介绍了传承创新的内涵,并希望同学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在中国式现代化这场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中,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不负历史和社会的重托。
中药学院初级青马团校开班仪式邀请李想老师、杨莉老师、曾滟棱老师和贾涵学长分别就如何做好学生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青团的介绍和如何管理情绪发言分享,对初级青马学员提出殷切期望。曾滟棱老师谈到,共青团有着立身之本,政治之魂,奋进之力,活力之源的宝贵经验和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有坚持为党育人,自觉担当尽责,心系广大青年,勇于自我革命的希望,同时也对团干部提出了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的寄语,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早立志,立大志,坚定对党信赖,争当伟大理想追梦人。
生命科学学院以“青春励志,责任担当”为主题开展初级青马开班仪式,本期培训面向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团员,旨在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提升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院团委书记李楠老师做了动员讲话,强调了“青马工程”在培养青年骨干和提升团员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意义。
针灸推拿学院“青马初级团校” 培训于11月4日正式拉开帷幕,课程为期4周,吸引了来自针灸推拿学院新生骨干及各院级组织骨干共35名学员参与。课程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丰富多元的设置,帮助学员筑牢思想根基、明晰工作方向。在结课汇报中,初级团校的学员展现出更加得心应手的团务工作能力,立志成为有信仰、敢作为的新时代团学骨干。
岐黄学院初级青马团校开班仪式围绕着思想引领、青春担当以及理想延伸等重要主题展开,邀请了中级青马学员吴孟霏、汪小平、岑怡璐和贾舒琳来进行经验分享。通过学习,学员们进一步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管理学院初级青马团校培训活动邀请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郭百红老师、学工部刘钊老师、22公共管理硕士班安倩男和21级公共事业管理1班周曼慈同学就思想引领、情绪管理、社交礼仪、办公实务等多个方面展开分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此次培训中,同学们不断锤炼自我,在品德修养与知识技能上均获显著提升,努力成为新时代有担当的青年政治骨干,助力管理学院团学工作迈向新高度,在校园文化传播、学生引领服务等多领域发挥更大效能。
护理学院初级青马团校开班仪式邀请到护理学院党委书记崔锦兰老师、护理学院团委书记李想老师、学生工作部阿里老师、护理学院团委三位部长以及管理学院新闻中心的同学、护理学院团委2023-2024学年副书记于洋和秘书长尹香桐,为大家带来了思想、政治以及工作技能上的培训,为全方位提升团员青年综合素养架起了远航之帆,为强化团队协作与实践能力标定好实干之锚。
人文学院团委响应校团委号召,在11月17日举办人文学院初级青马团校培训开班仪式。该仪式主要由人文学院团委第二副书记庞懿宵进行团员基本素质要求介绍,课程安排及任务提交方式介绍,骨干日常工作技能及常用沟通技巧分享。仪式上大家共看《你好,新时代的中国共青团》,共同领悟新时代共青团员的责任与使命。经过开班仪式,各位骨干上交了工作技巧总结和对团员使命的思考领悟,表现出对后续课程的期待,和对于提升自我思想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坚定。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工程初级团校于11月28日举行开班式,并顺利开展第一次线下培训课程。课程安排了线上团课自主学习、榜样面对面毕业生经验分享、马克思主义经典品读分享会等内容,线下培训课程圆满完成并在广大学员中产生积极反响,为后续活动的展开铺路奠基。
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团总支主办的青马工程初级团校于11月22日晚在线上举办开班仪式。开班仪式首先由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团总支负责人赵程博文老师致辞,祝贺学员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介绍本次青马团校课程主要内容与目的所在,并对学员提出三点希望,鼓励学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投身医疗卫生事业,为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青年贡献。开班仪式奏响了第一临床医学院2024年初级青马团校的学习序曲,学员们通过此次课程进行了积极的学习,增进了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向着成长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迈出了坚实、自信的一步。
第二临床医学院青马工程初级团校开班仪式由院学生团总支书记高嘉老师主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郭蓉娟书记,教育处刘文娜处长,张少辉副处长,及学生党总支教师代表赵溥老师、温海煜老师、马梦男老师出席了本次仪式,本期青马初级团校全体学员参加仪式。“东”启朝阳映华光,“方”兴未艾志如钢,“青”衿逐梦豪情涌,“马”跃征程意气扬。新时代的“东方红”新青年将通过具有东方特色的思想理论学习和深入的社会实践,坚定政治品格,厚植家国情怀,筑牢理论基础,赓续“东方红”精神,在临床、科研、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东方青春力量。
第三临床医学院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组织开展了2024年青马工程初级团校培训。本次培训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核心。《诗经·小雅》中的“菁菁者莪”,象征着培育人才的精髓,“菁华班”的学员们也必将追求卓越,做优中之优、精中之精,努力成长为具有坚定信仰、突出能力、优良素质和过硬作风的青年政治骨干。
校学生会及各校级组织开展、开展优秀学生榜样面对面、爱国主义教育观影、学生骨干基本素质培训、马克思主义经典品读分享会等活动,致力于开拓团学骨干能力的边疆,激荡同学们团学建设的热情,促进同学们掌握团学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光明道路上稳步前行。
各学院和学生组织共开办了103次初级青马团课授课活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的案例经验分析,使青马学员更直观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理念,更深入地学习了学生工作的技能和素养,更加透彻地理解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光明前景和重大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过去一年,我校青马工程在继承过往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团学建设注入崭新的活力,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团学建设中,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团学风气。在未来的一年中,校团委也将持续推进和完善青马工程相关活动,创新培养模式,拓展实践平台,为党培养更多忠诚、干净、担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学校共青团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助力青年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初审:陶俊安 焦智博
终审:代立飞 宋珊珊
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202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