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青年资讯 - 杏林公告

杏林公告

关于开展201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1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

按照团中央和团市委2014年工作计划安排,根据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校团委、研工部、社科部将于2014年暑期联合开展“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精神,激发青年学子成才报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今年,研工部、社科部、校团委紧密配合,结合“两课”教学要求,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服务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扩大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实效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双重效益。

二、组织机构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委会

  任:吴建伟  徐安龙

副主任:翟双庆

项目办公室由校团委和研究生工作部联合成立。

承办单位:校团委、研究生工部、学生工作部、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社团理事会、岐黄志愿者协会

支持单位:党校办、宣传部、工会、教务处、保卫处、财务处、后勤处、体育部、教育技术中心

三、实践主题

奋斗青春梦 美丽中国行 

四、活动形式

1、团队调研实践活动:以团队为单位开展规定主题的社会考察与调研,与专业相结合,完成调研报告,并最终形成成果。成果应对当地建设和发展起到切实帮助。要求所有实践团队活动内容中均应设计调研环节。

2、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社会实践项目,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百姓健康,传播中医药文化。

3、青年就业创业见习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就业岗位见习、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从亲身实践的经历中,摸索创业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全方面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事业的发展。

4、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个人或者组团到基层家乡企事业单位学习工作及挂职锻炼,并完成相关选题的调研成果报告。

五、实践选题

今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两个面向”,即面向县乡基层,面向弱势群体。突出“两个特色”,即时代特色与专业特色。坚持“两个结合”,即与学生成长需要相结合,与地区发展实际相结合。共设5个重点选题方向,可从5个重点方向选择一个中观、微观角度进行选题,也可结合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现实问题选题。题目应切中要害,以小见大,切忌空乏。实践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提倡多学科交叉调查研究。

(一)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的基础,及加强其引领作用的方法与对策研究

2.关于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相关问题的调研与实践

3.面向基层,开展“美丽中国,健康国人”的主题宣传与服务活动

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改革促发展,献策为民生

5.小城镇现代化建设及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情况调查。

6.经济所有制结构状况分析——以自己所在市级或县级地区结构状况为实例。

7.围绕治理雾霾、关注生态,开展“环境与健康”、“让蓝天白云不再遥不可及”等主题宣传调研活动。

8.某地区关于环境保护现状、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状况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9.“走基层,入药企”,对当地食品、药品行业状况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并建言献策。

10.围绕优质医疗资源的分配、破解医患纠纷难题以及公立医院改革,开展“青春与责任同在”等主题的实践。

(三)关爱与奉献,青春勇担当

11.围绕保障农村留守妇女、流动儿童的合法权益问题,对当地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发展问题进行调研。

12.对人口老龄化、孤巢老人关怀、当地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等问题进行实践研究。

13.围绕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开展服务与调研。

14.走进特殊群体,开展“送温暖、送健康”等关爱义诊服务。

(四)中医药行业现状分析与文化传播

15.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宣传和“进社区,送服务”活动。

16.名医寻访及其学术思想传承研究。

17.中药生产、经营、管理及医疗机构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18.关于民族医药发展、地区常见病问题的调研与实践。

(五)助力青年成长成才的方法与对策探索

19.高校学生基本情况调研(任选一项):心理健康;女性健康;职业素质;

医德教育等。

20. 北京中医药大学精英校友的发展历程访谈及研究

六、项目申报

1.校级招标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支持项目

请根据以上五类选题,结合自身优势自行选题,进行申报。根据选题自主设计项目名称、地点、内容、成果。

2.院级自拟项目

由校团委统筹指导,各学院自主协调管理的方式开展。各学院设立社会实践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的任务设计、组织落实和总结考核工作,以学生组团返乡和个人返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主。

七、申请要求

1.项目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年级申报,鼓励合理搭配成员结构,鼓励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共同组队。

2.因实施过程中,每个项目须配备一名专业指导教师,可以自主联系导师、任课教师、社科部教师或学院老师对团队的实践内容、成果等加以指导。

3.申报单位为项目第一申请人所在学院。申报单位对正式立项的项目实行统一管理,并对各项目团队进行全面的通用知识技能培训和专项知识技能培训,强化团队合作思想、组织纪律意识和吃苦奉献精神教育,增强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在项目正式提交申请表后,校团委将统一组织举办一场社会实践培训会,有申请项目意向的团队队长均需参加培训。

八、资助标准

校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结合项目实际需要,鼓励跨学院、跨层次申报,每项资助金额为2000元至5000元;

校级招标项目(一般项目):结合项目实际需要,由学院申报,每项资助金额为500元至2000元。

校级招标项目(支持项目):结合项目实际需要,由基层团支部申报,每项资助金额为300元至500元,最高不超过500元。

九、工作安排

1、项目申报与审批

1)基层团支部团队(支持项目)

申请对象:基层团支部;

团队数量:20支;

填写表格:基层团支部社会实践申报团队申请书(见附件二);

截止时间:

电子版:请各学院团总支将基层团支部申请书汇总后于6517时前报送至校团委邮箱bjcmyouth@163.com

纸质版:各学院团总支将签字、盖章的文字版申请书汇总后于6612时之前报送到校团委办公室;

各基层团支部按照各学院团总支要求按时上交申请书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材料。

答辩时间:2014611日(以具体通知为准)。

2)重点团队(一般项目、重点项目)

申请对象:各学院团总支、校级学生组织;

填写表格: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申请书(见附件一);

截止时间:

电子版:请各学院团总支将重点团队申请书汇总后于6517时前报送至校团委邮箱bjcmyouth@163.com

纸质版:各学院团总支将签字、盖章的文字版重点团队申请书汇总后于6612时之前报送到校团委办公室;

各重点团队按照各学院团总支要求按时上交申请书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材料。

答辩时间:2014611日(以具体通知为准)。

3)组团、个人返乡

申请对象:学生个人或学生自行组团;

填写表格:学生组团返乡社会实践登记表(见附件三);

学生个人返乡社会实践登记表(见附件四);

截止时间:

以团支部为单位汇总后于618日之前上交至各学院团总支。学院汇总后填写表格《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及人数统计表》(见附件五)于62012时之前报送至校团委。

2、组织实施

714日—831,各重点团队、基层团支部、团队返乡团队按照批复情况,组织实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成果以社会实践总结、调研报告、队员日记、图片、DV等形式进行总结。

3、总结答辩

重点团队和基层团支部团队于91017时前将总结、调研报告、日记(随想)、图片、DV等总结资料电子版报送至各学院团总支备案。基层团支部团队请准备ppt916日进行总结答辩,重点团队请准备ppt917日进行总结答辩,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答辩时需要携带实践总结、调研报告、日记(随想)、图片等材料的电子版和文字版。答辩现场提交报销发票(正规发表,须经团队负责人、指导老师和团总支书记审核、签字)。

4、表彰

9月中下旬-10月,校团委对各团队社会实践情况进行全面汇总,报送学校党委、团市委等有关部门,并进行总结表彰。

十、工作要求

1、广泛动员,精心组织

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要按照总体部署,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地区、内容、方式等做出精心设计和安排,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广泛动员青年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

2、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社会实践活动要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紧密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服务,增强针对性,努力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带去实惠。

3、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加强领导,争取资源,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项经费投入,做好师生的安全保障工作。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使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为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海报、校园网、团市委网站等有效资源,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将各种活动信息报送到校团委。

 

附件一:北京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一般项目、重点项目)申报书

附件二:北京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层团支部(支持项目)申报书

附件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组团返乡社会实践登记表

附件四: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个人返乡社会实践登记表

附件五: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及人数统计表

附件六: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情况统计表

 

 

    联 系 人:张小勇       刘轶凡

    联系电话:64286615

    电子邮箱:bjcmyouth@163.com

 

 

 

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2014528

 

 

关于开展2014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及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