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青年资讯 - 新闻连连看

新闻连连看

我校第27届支教团顺利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了响应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要求,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传播中医药文化系列活动,同时为支教同学增加授课实践,提升教学能力,团委联合良乡四小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课程。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顺利开展了第一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程希淼、延子彤、安家慧、赵山彤四位同学于10月10日下午前往房山区良乡第四小学,为三年级、四年级学生带来了中医药文化兴趣课程。

授课教师程希淼、延子彤为四年级学生带来了《四时养生》课程,为学生们讲解如何调整饮食起居和活动方式,提高人体的防病能力,帮助大家更好地顺应四季变化,保持健康。

在四年级(4)班,程希淼老师着重讲述了人体健康与四季变化的紧密相关,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进行养生:春季养阳,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通过教授小朋友们调整饮食结构、运动方式和情绪表达等内容,达到身体与心理的和谐与平衡,保证身体健康。

wps_doc_0.jpg

在四年级(1)班,延子彤老师着重讲述了各个季节的饮食与起居习惯,例如春季食物应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夏季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饮食为主,秋季宜吃养阴润燥、滋阴润肺的食物,冬季宜食温性食物。课程最后与小朋友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分享各自知道的有关四季的诗词。

wps_doc_1.jpg

授课教师安家慧、赵山彤为三年级学生带来了《悬壶济世》课程,为学生们分享中医药相关小故事,培养学生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与爱好。

在三年级(4)班,安家慧老师分享了悬壶济世的小故事,生动形象地将中医知识带入课堂,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随后她向小朋友们解释了“杏林”与“座堂大夫”的含义,并引入病入骨髓的小剧场,劝诫大家平时要做到防微杜渐,面对挫折与问题要与家人、老师等进行沟通,真诚地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避免因个人偏见或情绪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wps_doc_2.png

在三年级(3)班,赵山彤老师分享了病入骨髓的小故事,扁鹊见蔡桓公即出于《喻老》篇,是为讲述扁鹊为蔡桓公多次“诊病”而蔡桓公却多次“忌医”的故事,在轻松的叙述中渗透生活哲理,从“病在肌理”到“病入血脉、病在肠胃”到“病入骨髓”再到“无药可救”,体现了扁鹊的尽心负责、医术高明,而桓公骄横自大、不知变通。

wps_doc_3.jpg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不仅具有复杂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医理、药理知识,还涉及认知方式、健康习惯等多方面内容。研支团成员们在教授中医药进校园课程的过程中也不断向小朋友们讲述中医养生知识,帮助小朋友们养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增进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和了解,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本周“中医药进校园”活动,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初次体会到了教师们的辛苦与付出,锻炼了授课能力、增长了授课经验,并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中医药的种子,播下中华文明核心理念,透视中华文化基因,传播中医药原生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爱中医,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理念,有利于打通中医人才培养的文化通道,通过优秀的中医渗透教育,培养优秀的中医传承接班人。未来第27届支教团成员们将坚守初心,继续做好“中医药进校园”授课活动,不断积累经验,展现青年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2024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