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青年资讯 - 新闻连连看

新闻连连看

北京中医药大学实践团赴南窖乡健康咨询

    2022年8月1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房山南窖乡开展义诊实践活动,此次义诊实践由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郭辉、学工部部长范璐、团委书记宋珊珊带队,团委副书记代立飞、统战部王恒等教师与我校各学院、临床医学院专家:汤阳、王荣国、张聪、姚海强、甘秀伦、关静、韩丽、李侠、刘元艳、姜会梨、台湾同学代表以及11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组成此次实践团队。将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广泛群众基础的中医药作为文化载体,服务数字新农村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早秋三分寒露,霜气半袭燕京。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乡村振兴实践团整装待发,前往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地——房山区南窖乡。

    南窖乡地处房山区中部山区东、北与佛子庄乡相连,南与周口店镇接壤,西与霞云岭乡相邻。乡域面积40平方千米,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传统古村落, 以古村、古碾、古中幡、古商道四古文化为代表,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要素。我校实践团于上午九时顺利抵达房山区南窖乡并开始准备工作,来自南窖乡的康华乡长和王军副乡长热情接待了实践团的成员们。

    

    

    为深入传播健康思想、讲授健康生活的注意事项,实践团采取健康医疗服务的方式开展健康咨询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团聚焦村民常见身体问题进行健康咨询工作此次进行健康咨询的专家团队皆是由中医学科教授、讲师、研究员组成。诊疗范围涵盖神经内科、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脾胃及肠道疾病、妇科疾病、小儿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个领域。其中多名中青年专家曾获得北京市先进个人、全国先进个人等荣誉,多人拥有海外留学和师从国医大师的经历。活动现场,不少南窖村民拿着专家团队的药方评价道“这真是好!以前可没想过在家门口就能挂上免费的专家号了”。

    

    

    本次健康咨询活动在党群服务活动中心拉开序幕,到来的村民们有序登记并进行血压测量和专家分诊。专家团就村民群众及老年群众的常见问题进行针对性问诊把脉其中为有需求的群众进行操作治疗。如穴位针灸治疗神经疼痛;使用耳穴压丸来缓解焦虑、紧张、失眠多梦等问题;专家们还进行触诊、艾灸等中医传统疗法,对群众健康问题进行简单治疗。同时由我校学生组成的推拿按摩团队也持续为村民进行服务,手法娴熟有力得到一致好评。实践团专家和同学们倾力为南窖乡村民们解决医疗问题,与当地患者深入沟通,还根据相关病症做出处方。此次健康咨询活动的服务人员中最小者仅8岁,最大者73岁。专家团队老师同学们耐心聆听,认真诊断,此次健康咨询共累计服务127人次当地村民积极配合,反响热烈,对此次乡村医疗振兴的健康咨询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下午时分,实践团前往参观南窖乡的特色古村落旅游文化。蹒跚古村百年旧,活泼绿荫万载清。南窖乡从一个远在深山无人知的村落,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大力发展古村落旅游产业,通过修复古建筑、改善绿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民宿等措施,让昔日小山村变成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的乡村旅游好去处。在享受古村落文化气息的同时还参观了当地的“新概念”旅游民宿,体会新农村的不断变换,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奇妙。

    

    

    

  此次南窖乡健康咨询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提供了互动平台,以厚重深沉的中医药文化为载体,激发与培养两岸青年文化认同感及守护健康的责任担当。同时通过专家团队的健康咨询付出,促进了乡镇村民的中医医药传统文化传播,使中医药技术惠及了更多人民群众。

  同时,中医药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深入乡村基层,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医疗需求,响应国家“健康中国”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战略政策,将社会观察与知识积累相结合,以实实在在的建设性举措落实实践成果不断提高中医药文化在基层群众间的普及率,利用中医药守卫人民健康

  

  接下来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实践团还将持续关注新农村医疗健康和当地中药资源开发等需求,以此为契机,将中医药文化技术宣传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看得到用得着实际生活中去。真正将健康咨询工作做得有体验有实效从而达到惠及百姓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水平促进全民健康的目标扛起北中医青年服务社会、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进程中的使命大旗

  

  

  学生工作部、团委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会

  2022年8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