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办的2024年第二次社团“社长茶话会”于学生活动中心212成功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张继旺、学生工作部部长赵建磊、校团委书记宋珊珊、校团委张力老师、自强社指导教师范颖、环保协会指导教师古丽胡玛尔·吐尔洪、动物保护协会指导教师张烁出席本次会议,10个社团的社长及社联工作人员共同参加了本次茶话会。
茶话会伊始,来自五星级社团的代表们围绕如何提升社团活动质量、增强社团凝聚力等议题分享了社团建设经验和发展心得。动物保护协会以猫咪领养为例进行深入探讨,围绕社团工作职责分配分享工作经验;手诊协会从社团管理、开放性、目标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弹性+严肃”的管理方式和跨部门合作的有效方法。两个社团优秀的活动模式和高效的管理模式为其他社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和学习经验。
社团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各大社团提出各自在开展活动时遇到的问题,老师们积极地提出解决方案,希望各社团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动物保护协会指导教师张烁从职责和安全角度,强调了一直以来动物保护协会维护动物权益的职责所在;同时还从安全器具准备和动物讲座入手,就安全工作与社团活动“两手抓”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宝贵建议。
环保协会指导教师古丽胡玛尔·吐尔洪从社团管理角度对社团成员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希望社团成员们站得更高,长远观察,不能因为眼前小利而落入陷阱;第二希望社团严格按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工作,推动社团稳步发展。
自强社指导教师范颖从社团发展角度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进一步完善原有三大活动,二是创新打造新活动,努力指导自强社开发更多有益活动。三是联系北京各高校的自强社背景开展联谊交流活动,为自强社下一步发展指引了方向。
校团委书记宋珊珊表达了团委对社团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就社团发展提出的“三个一”布局。一是构建“一社团一支部”模式,将支部建立在社团上,赋予社团成员新的身份,强化社团成员的向心力、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各社团发展;二是配备“一社团一指导教师”,社团通过指导教师对活动的指导,进一步优化社团的活动开展,合理借助老师的帮助为活动获取更多平台和相关资源;三是打造“一社团一品牌活动”,通过品牌活动的打造,进一步增强社团的影响力,激发社团活力,进一步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
学生工作部部长赵建磊表示学校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社团活动,对学生社团发挥的作用高度认可,从社团作用角度提出三点想法。一是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社团不仅可以学习技能,更能启发同学们参与公益活动,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二是为学生搭建交友平台,社团可以会合志同道合朋友,进一步拓展社交能力;三是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撑,社团应在学校发展的大局中,发挥好社团所能承担的职责,带领社团同学积极投身到学校各项建设中。赵部长希望社团要发挥积极向上的引领作用,要符合主流价值观,要将自身的特色同中医药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丰富自身的底蕴,进一步实现文化自信。
最后,张继旺书记进行总结发言,对学生社团发展和学生社团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希望各社团开展相应品牌活动,吸引更多同学们参与社团活动,进一步激发校园活力,增强各社团组织的影响力,营造更加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希望社团做好桥梁纽带作用,各社团应定期和社联、指导老师、团委、学工部等沟通交流,做好对学生意见的汇总和落实学校相关决定的工作要求;三是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各社团要严格管理,加强组织动员力,做好对社团成员的名单统计,多方面、多角度发挥社团管理作用;四是增强安全意识,守好安全底线,开展活动时,要注意活动规范,多和指导教师沟通交流,避免极端化活动,鉴别合作对象,谨防校外不良势力和不法分子利用社团产生影响;五是希望学工部、团委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支持力度,搭建好社团活动的展示舞台,让学生活动的开展更加方便。
此次社长茶话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增进了社联和社团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为社团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为社团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的时间,各社团和社联将携手共建,砥砺前行。发挥社团的“凝聚同学+团结同学+带领同学”的重要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提升社团在同学们中的影响力,营造良好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为进一步传播中医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社团力量。
撰稿人:陈宥冰
审稿人:张力 宋珊珊
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2024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