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善举传薪火,青春无悔耀苍穹。2025年2月26日至3月5日,我校“针艾传情弘仁术,百草润心学雷锋”——202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系列活动顺利开展。从线上打卡到线下参与,从思想宣传到躬身实践,岐黄志愿者们用青春奉献诠释“学雷锋”的新时代内涵。
一、倡议书:雷锋精神随时可学,处处可为
2月26日,一封主题为“雷锋精神随时可学,处处可为”的倡议书正式拉开主题系列活动帷幕,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思想引领:雷锋精神代代传
岐黄薪火映初心,杏林雷锋绽芳华。3月4日晚,“平凡英雄,大爱无疆”思想主题讲座在良乡校区学活四楼顺利举办。关逸凡、陶希语、陶俊安、曹凤四名同学,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的方式,为同学们讲述了为甘于奉献、敢于当先的动人故事。首先,关逸凡同学讲述了350小时志愿服务中的暖心瞬间与真情真谛,生动地展现了中医药文化传播者的担当;接下来,校红十字会陶希语同学通过急救技能培训案例,讲述将专业救护知识转化为守护生命利器的实践历程,鼓励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担当;陶俊安同学还原了2024年高铁急救事件始末,面对乘客突发心脏不适,他运用气功推拿点穴技术配合急救,成功化解危机;之后,博士研究生曹凤则分享了万米高空银针救险的惊险经历,鼓励同学们立足于专业基础技能,在新时代彰显中医急救技术的现代价值。四位同学宣讲结束后,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此同时,各班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主题团课,邀请校级十佳志愿者开展专题学习会、交流会,以模范先锋为精神标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舞身边人积极投身志愿活动。
三、实践行动:志愿服务暖人心
镜头记录瞬间,精神永垂不朽。2月26日至3月4日,“雷锋打卡挑战赛”以线上打卡形式引导青年学子践行雷锋精神,共吸引440余名同学参与,活动累计898小时,共完成5项打卡任务。每日的“爱心命题”都在延续感动:热心的同学们为“八段锦新手”拆解动作要领,帮助其掌握传统养生技巧;自习室里悄然出现的暖心便签,以真情的文字传递无声的鼓励与关怀。同时,“学雷锋短视频大赛”也如火如荼开展,短短一周内,共吸引百余名同学参与,提交作品30余件。视频中,有同学自发摆放好被风吹倒的自行车;宿舍内,有同学主动为室友进行推拿按摩,缓解一天的疲惫;林荫道上,有同学主动捡拾校园垃圾……这些平凡却动人的“雷锋瞬间”,通过一分钟的短视频流淌出无限温情。画面中定格的笑容与善举,以镜头语言唤醒善意,以影像力量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使雷锋精神在细微处生根发芽。
助人如春风拂面,奉献似清泉润心。3月1日至2日,“学雷锋”纪念日外场活动在良乡校区东院顺利开展。在“一日志愿者体验卡”转盘挑战活动中,师生转动“趣味”圆盘随机抽取志愿活动,并在48小时内完成。随着圆盘的转动,每一项志愿活动按序落到实处,善意流淌校园各个角落。同时,“学雷锋语录or事迹墙”标签贴活动也受到广大师生欢迎,同学们用中药叶片贴纸将著名的雷锋语录和中医药名家名言誊抄下来,并贴在展板上。此外,也有同学写下了生活中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小事,比如帮助同学做推拿按摩以缓解疲惫、为实验室整理药材以便学习使用等等。这些事迹生动地展现了北中医师生将雷锋精神融入了生活的点滴之中,用行动践行奉献与温暖。
杏林飘香入燕山,春“锋”送暖行仁心。3月4日上午,岐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微笑北京·房山好邻居”学雷锋做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燕山体育馆为居民们普及健康养生保健知识,提供手诊、贴耳豆等志愿服务。闻讯而来的居民络绎不绝,在活动中“沉浸式”体验了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这些孩子真不错,手法专业,态度也认真,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服务,真是太感谢了!”志愿者们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得到居民们的广泛认可与称赞,展现了北中医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三月春风携药香,青春誓言荡杏林。此次“针艾传情弘仁术,百草润心学雷锋”主题系列活动活动顺利开展,将中医药特色与雷锋主题相结合,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有力渲染了全校师生争做雷锋、互助互爱的和谐氛围。新时代新征程,我校将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社会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每一寸土地上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202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