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团[2015]8号
各学院团总支、广大同学: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竞赛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推动我校广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展示了我校的育人成果,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在校园中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我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校团委联合教务处、研工部,决定于2015年3月-4月开展我校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作品要求
1.凡在201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含留学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2.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3.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包括调查报告、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为使这类作品更好地结合社会实际,参赛作品一般应在《第八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选题建议》(见附件1)范围内选题。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采用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作品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相关鉴定材料。
4.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内。
5.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是承担了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相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作品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谁是第一作者的作品,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者必须全部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作品进行评审。
本校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决赛当年7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若通过,则按博士生学历申报作品。没有实行资格考试制度的学校,按照前两年为硕士、后续为博士学历申报作品。
6.参赛作品必须经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
7.参赛作品应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二、申报要求
1.参赛作品申报书统一使用《第八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附件2),由竞赛组织委员会下发。
2.作品申报书中B1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据实填写;B3表(科技发明制作)中的作品分类栏须由作者按作品的发明点和创新点所在类别据实填写。此栏若填写有误,将影响作品的最终成绩。作品申报书中的B3表(科技发明制作)相关内容需填写完整。
4.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作品字数超过限额50%的将直接淘汰。
按照申报书格式要求撰写文章。
三、竞赛时间安排
1、报名阶段(3月27日—4月27日)
4月27日15:30-17:00各学院将汇总表(附件3)学院盖章纸质版1份、《作品申报书》(附件2)与参赛作品纸质版一式3份,双面打印,报送至科协办公室(学2楼一层114室),同时发送电子版汇总表和申报书到指定邮箱(bucmkexiework@yeah.net),邮件命名:##学院“挑战杯”报名,每份申报书命名:作品名称+学院+申报者姓名。
《作品申报书》中A1或A2表必填,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上报的《申报书》请删除无关表格。
其中,A1、A2表中“学籍管理部门意见”、“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均由学院团总支书记签字即可。
2、校级评选(4月27日—4月30日)
由校团委组织专家老师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并公布校级比赛的获奖作品。
四、奖项设置
校级比赛设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最高可获得3000元的奖励金,同时将推送15项作品参加 “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北京市级、全国级赛事中获奖的作品,学校将再次奖励。
比赛相关资料可到http://tuanwei.bucm.edu.cn/中下载,相关信息将通过网站及时进行发布,敬请关注。
共青团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协会
2015年3月27日